MeiTai 发表于 2025-7-29 07:38:09

北京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北部山区损失严重


北京本轮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 北部山区损失严重

据央视新闻消息,本轮强降雨以来,截至28日24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北京全市因灾死亡30人,其中密云28人、延庆2人。受灾地区道路损毁31处,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16条线路仍未修通;136个村电力中断,通信设施共损毁光缆62条、基站退服1825个。

灾情发生后,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汛措施,全力搜救失联人员,紧盯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及时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

目前,北京全市累计转移80332人,转移人员数量最多的三个区为密云、怀柔和房山。密云区19个乡镇转移16934人,怀柔区15个乡镇转移10464人,房山区21个乡镇转移9904人。有关灾区救援救治、群众安置、抢险抢修抢通各项工作持续进行中。灾情期间,请广大北京市民关注天气预报预警,非必要不前往风险区域。

(总台记者 王小节 王胜东)



MeiTai 发表于 2025-7-29 08:17:04


北京密云特大暴雨直击:从洪水突袭到安全转移的惊险12小时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宁 侯佳欣)“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暴雨,多亏了救援人员,我父亲安全转移出来了,早上到了镇里一所寄宿小学,现在我们从密云城区接上他了。”7月27日,北京市密云区一位居民齐星(化名)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讲述了其父亲的转移经历。



7月27日凌晨,在转移途中,下山的道路一片泥泞,山洪冲刷的痕迹清晰可见。受访者供图

7月26日晚,北京市密云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最大降雨量已经超过315毫米。据了解,此次降水过程比较集中,局地性强,单点日累计最大降雨量排历史第三。消防救援支队连夜增援密云区抗洪救灾。

7月27日10时,密云区大中型水库共蓄水32.6988亿方。7月27日15时,密云水库启动泄流。据水利部消息,受本轮降雨影响,密云水库出现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

齐星回忆道,“26日天刚黑不久,我们就听说密云有桥梁被冲毁、道路塌陷……当时我父亲独自一人在老家,我赶紧给他打电话,让他注意观察雨情和周边环境,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刻转移。”

“凌晨时分,水涨起来了,冲走很多树,洪水甚至高过小桥的桥面,把大树都甩到了桥面上。”齐星说,“后来我父亲打来电话说,接到通知,让和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赶紧跟随大部队转移。”

几个小时后,政府组织的救援人员赶到了。大巴车只能开到半山腰的临时集合点,因为原本通公交车的下山公路已经被冲断,救援人员只能徒步上山,组织村民分批转移。齐星说,“听父亲说救援人员到了,我们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下。转移途中,路实在不好走,好多老人孩子行动不便,有的被救援人员搀扶着下山,有的直接被背下了山。”

这次降雨为什么在密云等地特别大?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密云山区占比达80%,降雨云带遇到山区,形成迎风坡,使得气流进一步发展旺盛,水汽在迎风坡一侧被迫抬升,冷却凝结,从而增加了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时,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落差大,排水不畅,暴雨时容易形成山洪。据气象专家表示,密云此次特大暴雨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的影响,同时叠加了地形抬升作用和列车效应,导致强降雨长时间持续。



7月27日早,从张家坟村回到北京城区的路上,沿途可以见到水势汹涌。受访者供图

小雅(化名)告诉记者:“我是周末来密云张家坟村玩的,原本想在山里放松两天,没想到遇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7月26日晚上约6点开始下雨,起初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夜里10点多,雨势突然加大,雷声一个接一个炸响,紧接着村里停电。

凌晨两点半,小雅被房东叫醒,并蹚水走到了一条地势较高的公路上,那边已聚集了不少村民。等到四点多,水差不多退去。天亮后,小雅一行迅速搭车离开。

“一路上,路面塌陷的景象触目惊心,但让我安心的是,凌晨三四点就已经有大铲车开进来,迅速展开了救援和清理工作。”小雅表示,从进山口开始,到处是等待进村的武警官兵,他们带着冲锋舟、气垫船、水泥罐车……希望他们救援一切顺利,等待救援的人也能早日安全转移。

据密云区委宣传部消息,截至7月27日10时,密云区共转移18个镇149个村1552户3270人,实现应转尽转。目前,密云区65处工地处于关闭状态;30家地质灾害景区全部关闭,关闭帐篷营地20家(其中营业18家、未营业2家);63条山洪沟道全部关闭,并加强管控;26处经营性地下场所全部关停。

预计7月27日至28日,密云区仍有明显降雨,主要发生在27日中午到夜间,部分地区仍有暴雨;7月28日雨势略有减弱,但山区局地仍有暴雨。

7月27日8时,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市气象局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7月27日8时至7月28日8时,密云西北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很高(红色预警);密云中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高(橙色预警);密云东南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MeiTai 发表于 2025-7-29 08:19:57


为何出现特大暴雨?气象专家分析,北京密云出现“列车效应”

大河报
2025-07-27 09:31

据气象部门监测,昨天北京延庆、怀柔、密云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据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在微博中发布,昨天晚上,北京北部出现了持续的强对流。对流的下沉气流向北流出,但因为有山地阻挡,导致出流不畅,向南流出则迎头撞上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激发新的对流,替换原先对流,于是形成“列车效应”,导致密云一带出现强降雨。

换句话说,“列车效应”就是一连串的对流云团,先后影响同一地方,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地点一样,导致强降雨长时间持续。

据统计,26日10时至27日06时,全市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密云黄土梁,为315.3毫米,特大暴雨量级。

昨天晚上,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目前北京北部降雨已经减弱。

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消息,7月26日21时至7月27日21时,密云区西田各庄镇、新城子镇、北庄镇、大城子镇、巨各庄镇、东邵渠镇、密云镇、河南寨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溪翁庄镇、太师屯镇、高岭镇、古北口镇、穆家峪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高,石城镇、冯家峪镇、不老屯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很高,特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请注意防范。

MeiTai 发表于 2025-7-29 08:25:26


北京密云极端暴雨 淹没一层楼 专家解读

7月28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全市暴雨红色预警,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并采取关闭全市所有景区等措施。

目前,密云区太师屯镇因暴雨引发山洪,受灾严重,附近多个小区和村庄被围困,多辆车辆被冲走。太师屯镇一小区居民冯女士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小区挨着河边,受灾严重,小区积水有一人多深,一层已经淹了。家人出门下楼挪车,没想到仅10分钟家就回不来了。



“一直到下午3点多钟,政府过来救援,把我们一块转移出去。我们车都开走了,倒没损失,但是有没开走的,几乎都冲走了,小区人员已经都撤离出来了。”冯女士称。

北京暴雨,有居民睡梦中被叫醒撤离 强降雨缘何连续不断?气象专家解读

7月28日,密云水库泄洪 图据视觉中国7月28日12时,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28日20时至29日7时,北京市大部分地区6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个别点可达300毫米以上,山区及浅山区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风险极高,低洼地区可能出现严重积水。当日20时,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北京此轮降雨已经持续多日,7月27日15时起,密云水库启动泄洪,将水库水位逐步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密云强降雨中,有原本利用周末去郊区度假的市民冒雨撤回城区,也有当地居民半夜睡觉时遇到涨水,所幸被同村村民叫醒后撤离到安全区域。
有居民睡梦中被叫醒撤离

消防人员从屋顶救下被困群众

家住在密云白河大桥附近的王女士回忆,7月28日凌晨当地再次遭遇大雨,后来路面快速涨水,“我当时都不知道,还是同村的邻居叫醒了我,我才撤出到安置点。”

王女士表示,天亮后她从附近看到,水已经涨进了自己的屋子,“家里面的银行卡、身份证都没拿出来,估计已经被冲得乱七八糟了,但是人出来了就是万幸,现在想想也挺后怕。”

据北京市气象局7月28日上午发布的统计消息,27日6时至28日7时30分,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36.1毫米,其中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密云干峪沟,为326.2毫米。

不过,也有一部分居民并没有来得及撤离,曾一度被上涨的洪水围困。7月28日上午,北京市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从密云区太师屯镇一处饭店的屋顶,用铲车解救了8名被困群众。

消防人员从屋顶救下被困群众 图据北京市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
红星新闻记者从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提供的救援视频中看到,解救被困群众时,街道上的水位已经近2米深,房屋已被淹没。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处平时距离清水河只有200多米的距离,而太师屯镇也紧邻密云水库。

有游客紧急从山区返回

称沿途看到铲车在清理路面碎石

“路边一位大爷跟我说,他今年70多岁,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雨。”回忆起7月27日凌晨在密云山里遭遇的那场暴雨,李女士仍心有余悸。

刘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其一行人26日上午开车从北京市区出发前往密云石城镇张家坟村的一处农家乐,那里靠近白河。据她回忆,当天白天一直断断续续地下雨,到了下午6点左右开始下大暴雨,“我和同行的朋友在民宿里聊天,到了晚上10点左右突然停电了,屋里一下子陷入漆黑。大家见状各自散了,我也上楼睡觉去了。”

7月27日凌晨2点多,半睡半醒的李女士突然被民宿的房东叫醒,告诉她外面涨水了,需要赶紧撤离。“我当时下楼一看,街面上已经积水了,有二三十厘米,在一片漆黑中只能蹚水前行,我跟着人群一路摸索着走到地势较高的公路上,发现已有不少村民聚集在那里。”李女士回忆道。

李女士称,27日凌晨3点左右,水位开始短暂回落,看到这种情况,4点多天亮后,她决定与朋友驱车尽快离开白河边。“返回的路上可以看到铲车不断地在清理路面的碎石,都是从附近山体上掉下来的,我们一路开得也很小心。”

李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返回市区的一路上都能看到救援车辆和人员前往。“今天那边雨依旧很大,还有的地方继续在涨水,庆幸能够提前返回,希望那边的居民能够早日恢复原有的生活。”

如何形成?如何防范?

气象专家解读北京强降雨天气

对于近期北京出现的持续降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28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北京及周边区域的降水情况确实呈现出一定反常性,这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北的影响,所以华北雨季较往年明显提前,且雨带长时间滞留北京及周边地区。与此同时,副高控制下空气湿度大、风速小,加剧了体感温度,民众也普遍反映闷热感较往年提前。

许小峰表示,目前仍处于主汛期,未来一段时间北京等地仍会处于多雨的状态,且到目前为止雨区分布呈现“点强面弱”特点,要注意对强降雨落区的把握。许小峰建议,相关部门与公众应该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主汛期降雨频繁,准确落区预测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建议大家对各类强对流天气保持高度警惕,包括高度关注当下和未来发生在东南部海域的台风可能对北京产生的间接或直接影响,确保社会稳定运行与人员安全。”

据北京日报28日消息,当天20时,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发布至解除为止,企事业单位除保障城市运行、民生服务等外,非必要不要求员工到岗上班。停止有组织的文旅活动和文化艺术培训、室内外体育赛事活动及体育运动类培训活动,并做好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学校停止全部线下教学活动和野外教学活动,培训机构停止全部线下培训活动,妥善安置、安全转移相应滞留人员。在建工地停工,及时转移、妥善安置相关工地人员。停止涉山涉水户外旅游,关闭所有景区、公园、林场,民宿和民俗户停业,游客疏导劝返,并做好受威胁游客疏散避险。

红星新闻/潇湘晨报


MeiTai 发表于 2025-7-29 08:42:22


女子亲历北京密云洪水:直升机来回转移老人小孩,铲车车斗伸至二楼防盗窗救人

潇湘晨报

7月28日,受强降雨影响,北京市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多地出现洪水和山体滑坡,多个村庄受灾,太师屯镇等主街出现雨水倒灌现象。

28日晚间,来自密云区太师屯镇的居民金女士向记者回忆,她家所在的小区距离清水河比较近。28日早6时许,他们注意到小区内已有较深积水,想出去挪车时,发现车已经无法开出小区。约半小时后,小区的围栏倒塌,洪水瞬间涌入小区,导致多辆车被淹。28日下午2时许,金女士和家人在消防员的帮助下乘铲车转移。

“当时水已淹到了一楼和二楼之间的楼道,我们最后是从二楼的防盗窗出去搭铲车离开的。”金女士称,目前,小区居民已全部转移至附近学校。



消防人员护送居民搭铲车转移(图源:受访者供图)

除此之外,金女士还看到有救援人员驾驶着直升机来到小区附近的村子里救援。

“当时看到直升机先来转了一圈,然后看到平房屋顶有人,就先紧着平房上的人、老人、小孩等先救援。”金女士称,救援人员每次只能带一个人上飞机,来来回回几次才把屋顶上的几个人全部带上直升机,“他们几个居民当时站在屋顶避水起码有两小时了。”

此前,据媒体报道,27日,北京警航已出动警用直升机,前往密云山区汛情严重地区,对患病村民进行转运送医。28日上午,北京再次出动两架警用直升机飞往密云太师屯镇等空投物资。



救援人员用直升机转运居民(图源:受访者供图)

MeiTai 发表于 2025-7-30 05:14:09

孔锋:北京本轮极端强降雨,为何破坏力这么强?

红星新闻

未来还应进一步强化气象预警能力,提升城市韧性,并在全球气候治理框架下推动系统性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作者 孔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主任、副教授)

近日,北京遭遇了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北部山区损失严重。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本轮降雨持续时间长,致灾成害的破坏力显著增强。结合最新气象数据和灾害特征,北京本轮极端强降雨导致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叠加、地形效应放大、管网系统承压等因素共同作用。


↑北京市密云区冯家峪镇石洞子村村口路段正在抢修。

局地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此次降雨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位置偏北且稳定,其外围暖湿气流持续向华北输送水汽。同时,台风“竹节草”虽未直接登陆,但通过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其外围偏东气流与副高外围偏南气流形成“接力”,将热带洋面的大量水汽远程输送至北京。此外,高空西风槽携带的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在华北剧烈交汇,激发了强对流天气,导致降雨强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北京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成为极端降雨的“放大器”。燕山、太行山对西南暖湿气流的强迫抬升,使得山前地区的密云、怀柔形成强降雨中心。更关键的是,副高边缘的暖湿气流与高空西南风形成“定向输送”,导致对流云团沿山脉前沿持续生成并向东北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多个雨团连续过境同一区域,导致降雨量呈几何级累积。

7月26日夜间,怀柔东峪单小时降雨95.3毫米、密云黄土梁6小时降雨315.3毫米,属于特别极端情况。按降水强度划分,24小时降水量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北京本次暴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最大降水量达到了543.4毫米,543.4毫米已经是“特大暴雨”标准的两倍多。北京的平均年降水在600毫米左右,543.4毫米相当于四天下了近一年的雨。

95.3毫米,相当于1平方公里区域1小时内被泼了38个标准泳池的水(按长50米、宽25米、深2米计算),直接“硬灌”近10公分深的水在地面。我国多数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为“1-3年一遇”,对应小时雨强约30-50毫米,95.3毫米/小时的雨强已远超这一标准,其破坏力远超常规降雨。

全球变暖导致大气持水能力增强,有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大气水汽含量增加约7%。北京2023年7月底遭遇的暴雨,是北京140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而今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开始,较常年偏早了1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早年份,属于异常偏早。气候模型显示,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度持续提升,短时强降雨事件概率显著增加,此次极端降雨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气候变化背景下,超大城市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截至7月28日24时,北京受灾地区道路损毁31处,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16条线路仍未修通;136个村电力中断,通信设施共损毁光缆62条、基站退服1825个。北京市水务局与北京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积水内涝橙色预警,海淀区、丰台区、通州区、朝阳区等中心城区存在积水内涝较高风险(橙色风险)。北京排水集团启动防汛一级响应,出动大、中、小型抢险单元252组,出动防汛人员3162人,并在桥区部署每小时9800立方米抽排能力的抢险单元。

仍需考虑的是,短时降雨量是否会超管网承载极限,城市系统应对能力或面临极限挑战。而山区及浅山区可能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山区松散堆积物在雨水浸泡下稳定性下降,会进一步加剧灾害破坏力。

目前,北京已全面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市民原则上居家办公、减少外出,关闭全市所有景区等。

此次极端强降雨再次提醒,气候变化背景下超大城市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各大城市需要不断完善排水设施、防范山区灾害链风险、提升基础设施抗灾标准等。未来还应进一步强化气象预警能力,提升城市韧性,并在全球气候治理框架下推动系统性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媒体立场)

MeiTai 发表于 2025-7-30 05:18:45


北京这场暴雨,为何如此严重?

海外网

最近,北京极端强降雨,已致30人死亡,超8万人转移。

7月28日中午12时,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全市暴雨红色预警;20时,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密云、怀柔、延庆等地,100多个村庄电力中断;全市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达暴雨量级。

为啥这么严重?灾区救援情况如何?



7月27日,在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西湾子村,施工救援人员在清理被杂物阻断的桥梁。图源:新华社



截至28日24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165.9毫米。

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朱家峪,达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3时降水95.3毫米——相当于1平方公里在1小时内,就被泼了38个标准泳池的水。

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

截至发稿时,北京全市因灾死亡30人,其中密云28人、延庆2人。受灾地区道路损毁31处,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16条线路仍未修通;136个村电力中断,通信设施共损毁光缆62条、基站退服1825个。

受灾最严重的密云,有村民反映,六七分钟工夫,水就淹了村民院子;太师屯镇葡萄园村,整村大面积被淹,不少群众被困;大城子镇下栅子村,水位最高时没过车顶,且水流湍急,救援船只难以进入。

在怀柔琉璃庙镇,多个村庄断电断路断通信,该镇西部碾子湾村受灾严重,百余位游客滞留;延庆珍珠泉乡水泉子村,路面出现塌陷,电线杆、护栏及不少附属设施被冲毁。

27日,北京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总队派出警用直升机,前往密云汛情严重山区进行空中勘察任务并转移运送伤员。北京公交集团车队执行紧急转移任务,将密云辛安庄村130名受困居民转移至安置点。截至27日19时,北京市交通部门共对30个路段采取封控措施并开展抢险作业,同时组织全市养护力量调派无人机支援北部山区抢险救援。

密云、房山等地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密云水库于27日15时启动泄流,截至今日6时已下泄水量1.2亿立方米。目前,北京全市累计转移80332人,密云区19个乡镇转移16934人,怀柔区15个乡镇转移10464人,房山区21个乡镇转移9904人。

北京本轮强降雨从7月24日开始,专家分析,此轮降雨受三大天气系统“接力”影响:

27日晚前,降雨受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影响。

27日夜间,北京高空出现短波槽过境,降雨更加明显。

28日晚,受高空西风槽系统影响,内蒙古激发出明显对流云团,自西向东扫过北京,带来更大面积降雨。

眼下,北京降雨短暂停歇,但仍极易产生热对流天气,山区及浅山区仍要高度关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风险。



7月28日20时-29日08时北京市降水量分布图(图源:气象北京)



抢险救援刻不容缓。

7月28日晚,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家发改委紧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北京市做好洪涝灾害灾后应急恢复,重点用于密云、怀柔等灾区受损交通、水利、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应急恢复建设。

28日,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紧急赶赴与外界失联的延庆珍珠泉乡桃条沟村。进村道路被山洪冲毁,官兵经两小时跋涉后,安全转移18名被困群众;延庆四宝路等地发生险情,该支队迅速出动20余台(套)大型机械装备,抵达现场展开坍塌体清理作业。

昨夜,北京卫戍区出动500名官兵,冒雨驰援密云区潮河宁村新桥,成功加固堤坝200余米、装填沙袋5000余个、打设固基木桩80余根,确保堤坝安全。

在密云葡萄园村,村民自发组织救灾,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救出被困群众。参与救援的村民介绍,有人拉了3船,救了17人;有人用铲车“端”了10多趟,解救了80多位群众。

在平谷镇罗营镇关上村,一名16岁少年逆行而上,为消防、应急、武警等救援人员带路。他与其他网格员、志愿者被编成10余个小分队,挨家挨户协助村民做好转移准备。

眼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专家提醒,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如需外出,要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做好穿雨靴、戴手套等防护措施。避开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树木等可能导致触电的物体。若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避免坠入缺失井盖的下水道,或被积水中的障碍物绊倒。
注意防范,安全第一!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等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北部山区损失严重